《谈“十观”—杨善洲精神蕴含的思想方法论》之求是观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09:31:31
分享到:

编者按:

杨善洲是保山市涌现出的重大先进典型,他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为在新时代大力学习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更好地彰显杨善洲精神的时代价值,中共保山市委党校对杨善洲精神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谈“十观”—杨善洲精神蕴含的思想方法论》。今天推出第十期:《谈“十观”—杨善洲精神蕴含的思想方法论》之求是观


早在1924年,瞿秋白就在《社会科学概论》中提出过“思想方法(‘时代逻辑’)”的概念。1936年,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专门写成《思想方法论》一书,毛泽东研读后作了批注。延安整风运动开始不久,中央建立研究组(学习组),其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全党干部学习和研究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论”,提出理论方面“暂时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当时,毛泽东还委任艾思奇负责总编,集中编纂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一书,供整风学习使用。这本书被习仲勋称为当年读过的书中“最好的哲学书。”思想方法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是关于主观反映客观,即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基于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立场观点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具有根本性。”也就是说,思想方法是如何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思维之维,是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根本之点。

“欲事立须是心立。”艾思奇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的可贵处,就在于它能够把事物的真理,反映到我们头脑里,使我们对于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在改变事物的行动中才有正确的方法。”思想乃行动之先导,一个人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想问题,就会付诸什么样的行动去解决问题,正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如果用杨善洲的话讲,就是:“水库河堤冲垮了,思想不能垮;房屋财产受灾,思想不能受灾;草谷发霉,思想不能发霉。”思想方法不对头,看问题看得不准确,想问题想得不正确,工作方法也就不对路,干起事情来就有可能走偏走错,甚至南辕北辙。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常常出现“我一直在思考”“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常在想”“我经常想”等话语。他多次指出,党的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等等。杨善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向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判断形势、辨别是非、观察事物、思考工作,一生都初心不改、使命不忘、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从而形成了杨善洲精神中最具灵魂性本原性的部分——正确的思想方法论。而且,杨善洲精神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不是一块黄土,而是一颗有着无数个面的钻石,“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我从杨善洲一生的实践中提炼出的思想方法“十观”,只不过是这颗钻石的其中一个面,或几个面而已。



第十,求是观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之说,最先出自班固的《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主要是赞赏河间献王刘德做学问注重事实根据,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1916年,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大字做成横匾悬挂于讲堂正门,而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曾利用假期两次寄读岳麓书院。谁曾料到,这四个大字竟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他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从思想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作出深刻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他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引出固有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行动的向导,核心要求是“求是”,上下求索的“求”、深钻细研的“求”、改革创新的“求”、求真务实的“求”。早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深刻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他在浙江工作时又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他认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善洲精神中所贯穿的最大党性、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就是实事求是。杨善洲之所以能够建成“滇西粮仓”,之所以被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点赞为“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之所以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一辈子为民造福,一辈子克己奉公”的楷模,就是因为他有着正确的“求是”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干事创业。早在1973年,时任地委副书记的杨善洲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学习革命理论,破除经验主义》,文章指出:“即使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不能摆老资格,更不能靠老经验办事,而必须‘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总结经验,使它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所以,他要求干部们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能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实事求是,就是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道:“对人、对事不要生拖活扯,具体事要具体分析”“到群众中贯彻政策,要分不同情况,不要强求一律。可以分不同类型地区抓,机关、坝区、山区分别贯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善洲大干农业生产,抓出了三条经验:一抓土地(坡改梯、农田改造),二抓水利,三抓农业科技。他曾在山区、半山区“坡改梯”的亲身实践中,总结出“梯面水平、筑牢梯埂、保存活土、生土捶硬、结合客土、挖防洪沟”六要素,为农业扎下了“万年桩”;他也曾因地制宜的将坝区农田“小变大,弯变直,沟路顺”,形成了后来的规整式、标准化、棋盘格条田;他还带领技术员测量河道,改直、扩宽坝区的各条大河,并且建成数十个大中型水库。杨善洲始终“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他说:“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过去靠天吃饭,现在要解放思想,破除封建迷信,我们要自主当龙王”“要因地制宜,抓住主攻方向,解决主要矛盾,坝区大干条田,山区大干水利和建设大寨式梯田、梯地”,只有“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发展下去。”杨善洲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还是推广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发展新产业,都特别重视蹲点办样板、亲自种试验田,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总结规律。他说:“必须选点长期蹲下来,调查研究、提出措施,进行试验、做出榜样。”他曾在保山县大官市、板桥区邢家湾、北汉庄大队、文山公社西平大队,施甸县保场公社董家村、甸阳镇罗街、太平李山头、水长七0七,昌宁县九甲、漭水等地方,办坡改梯、农田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科试验、小麦样板地、包谷套种、水稻高产、茶叶种植的样板地。同时,杨善洲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工作,亲自推动农科人员选育出“京国-92”(后被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为“滇粳3号”)、“官选一号”等高产良种,使水稻单产达到1200斤以上,促成全国农业工作会到保山召开,也促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两次到保山视察。杨善洲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点、片、面”相结合、“领导、技术、群众”相结合的“三结合”方法,并确定为保山地委长期办样板的思路。他说:“科技知识,来源于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亲自种试验田”“各级领导一定要亲自抓,努力学,自己去实践,摸出经验来才有领导权。”

古语云:“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现实中,有的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调研、不分析,更不蹲点、不总结,成为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留给后人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抑或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是劳民伤财、一堆废柴,真的是得不偿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思想根源上来看,就是不懂得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没有做到“变化因时”、把握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分析的:“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他指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作为党的干部,就应该像杨善洲那样,深入客观实际,走进基层群众,以蹲点实践、解剖麻雀、总结经验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把握规律,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提出可行举措、遵循规律办事,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使从事的工作始终在客观实际的轨道上运行。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方法。


(2025年度杨善洲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杨善洲精神蕴含的思想方法论”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共保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一审:杨娜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 保山热点

【央视新闻】保山的他在天安门前留下一张不能露脸的照片

致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国首发 腾冲同步举行首发仪式

腾冲市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我市组织集中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七彩云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云岭大地各族儿女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

保山市为首家拥军加油站授牌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