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有鸡排哥,保山有咖叔。”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保山双虹桥“路边咖啡馆”的老板李金合,凭借一把“喷火枪”萃取咖啡,犹如变戏法般的表演“烧沸”了朋友圈,引发了一波关注热度,为保山小粒咖啡带来了极大曝光量。
“火烧咖啡”被流量眷顾,无疑是保山小粒咖啡火爆出圈的精彩缩影。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由李金合独创的1分钟“火焰秀”淬炼出的“火烧咖啡”,让保山小粒咖啡这个标签不再“高冷”,而是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资料显示,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保山各地咖啡馆迎来了客流高峰,凭借特色产品与多元体验,小粒咖啡从“产地名片”变身“网红爆款”,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文旅标签。流量加持、“咖”位提升,保山小粒咖啡蕴藏着怎样的“热度密码”?
基于一方水土,好品质看得见。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赋予了保山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鲜明风味。保山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一手抓标准化建设,一手抓创新赋能,以品质提升、产业融合提升小粒咖啡的“咖”位。从建立全国首个“从种子到杯子”的咖啡标准体系,推动9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集成应用;到上线小程序“世界咖啡谷保山小粒咖啡”,探索“咖啡庄园化、庄园景区化”模式……从“土特产”到“金豆子”,坚持走精品化之路,保山小粒咖啡以看得见的好品质赢得市场青睐,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
体现地方风情,好体验可感知。产业发展只有富有特色,走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才能脱颖而出、占领市场。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文化,保山积极推进“咖旅融合”,举办“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月”,打造一批以咖啡为主题的新型消费场景,让游客从咖啡种植、采摘到品鉴全程沉浸式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品咖啡滋味,享风土人情。用好一方水土,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保山小粒咖啡不仅让更多消费者解锁了意想不到的“潮味”咖香,更让消费者品味到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有时候慢下来,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这或许就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动人的地方。
“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丽江时,一句亲切的肯定,让世界目光聚焦于彩云之南。什么是“火烧咖啡”的热度密码?被拿捏的甄选品质,被击中的情绪消费,被融入的沉浸体验,这都促使保山小粒咖啡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记忆点。小小“咖啡豆”,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以此为契机,在热度之下默默耕耘,做好那些不显山露水的日常工作,切实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定能让保山小粒咖啡飘香四海、结出硕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咖啡动能”。
丁恒情
一审:李秋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53120250003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