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硕果缀秋色 多元作物绘丰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0:00:15
分享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9月23日,既是传统节气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保山这片充满希望的广袤大地上,稻田已变身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被风吹起层层叠叠的波浪,一直延伸到远山脚下。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着收割的镰刀划过稻秆的声音成了秋日里最动听的旋律。种植地里,圆润饱满的蜜本南瓜、营养丰富的核桃、清甜可口的猕猴桃、馥郁芬芳的百香果、晶莹剔透的紫葡萄挂满了枝头,红彤彤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翠绿欲滴的无筋豆似乎已迫不及待地等着人们去采摘,去品尝这独属于秋日的丰收盛宴。

这场金秋的丰收,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保山多年来持之以恒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农户辛勤的汗水与致富的希望,也见证着这片土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铿锵步伐!董梅

金秋瓜果香满园

腾冲市芒棒镇老桥头村的百香果迎来黄金采收季,各个品种的百香果缀满棚架,农户穿梭其间采摘,空气中弥漫着馥郁果香。由于老桥头村山地较多,光照充足,土壤排水性好且疏松透气,非常适合百香果的生长,种出的百香果品质优、口感好、产量高。

“近几年我们村有许多农户在种百香果,成熟果实供不应求,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还为他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老桥头村党总支副书记介绍,今年全村共种植百香果80余亩,因其种植周期短、见效快、销路好,发展百香果种植已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王丹妮 摄影报道

金秋时节,施甸县太平镇椅子山村的黄桃园里硕果盈枝。漫步桃园,黄桃果树层层叠叠映入眼帘,连绵的山坡上金灿灿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四方游客也循着果香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种植户李堂正忙着采摘黄桃。“我这黄桃好就好在可以储存的时间长,还有就是脆度够,糖分好,糖分在14.5,你把桃子摘了不用放到冰箱,储存40天都没问题。”李堂正高兴地说。

段茸茸 瞿柯楠 摄影报道

在龙陵县腊勐镇松山脚下,猕猴桃开始进入采摘期。只见翠绿的藤架间,裹着细密绒毛的猕猴桃挤得密密麻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这些绿色的小球上,映出一抹柔和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它们。

步入基地,连片的猕猴桃藤架顺着地势层层铺展,早批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透着诱人的光泽。果农郑世昌穿梭在藤蔓之间,仔细挑选个头饱满、成熟度高的猕猴桃,动作娴熟利落。

张蓉 苏焕芹 摄影报道

特色产业结硕果

走进昌宁县更戛乡小街子村坚果种植地,大片的坚果林在微风轻拂下更显葱茏,一颗颗个头饱满、果皮锃亮的坚果挂满了枝头,释放出丰收的信号。

一大早,小街子村村民饶泽军就在坚果地里忙碌起来,他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坚果,在装满了一个个麻袋后便送到小街子坚果加工厂进行交售。饶泽军说:“我家有35亩坚果,亩产500公斤左右,以每公斤鲜果收购价8元计算,今年坚果收入预计能到14万元呢。”

目前,更戛乡共有10个村2200余户农户种植坚果3.2万亩,挂果面积2.2万亩,果树超过60万株。预计今年实现产量1万吨、产值近8000万元。

杨洋 孔忠好 摄影报道

仁和镇复兴村的制种玉米也陆续收获,村民掰玉米、入袋、装车,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走进种植大户段凌邦家的玉米制种基地,一排排玉米挺立着“腰杆”,黄中带绿的玉米秆整齐地排列在地里,一个个编织袋里装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段凌邦正指导工人们采收玉米。“我家种植制种玉米已经3年了,收益还不错。今年种了460亩,每亩产量约550公斤,毛收入预计可达130余万元。”段凌邦高兴地说。

李绍玉 李泽冰 摄影报道

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的19.82万亩核桃林已经披上了金秋的盛装,颗颗饱满的青皮核桃压弯枝头,这片孕育着希望与财富的绿色海洋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最喜悦的“下树”时节。

“嗒嗒嗒……”走进团山村核桃林,山坡上的竹竿敲打声此起彼伏,饱满的核桃果如雨点般落下,农民将掉落的核桃捡进竹筐,落果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欢快的丰收乐章。今年,预计全乡核桃产量达4800吨,收入5760万元左右。

李姝颖 摄影报道

高原蔬菜收成旺

在龙陵县龙新乡蚌渺村桦桃林大梁子一带,曾经闲置的荒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连片的姜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10余名村民正在田间进行培土作业。基地负责人李本旺在村“两委”的协调下,通过土地流转整合20余户农户的70余亩土地,将零散闲置坡地改造为规模化姜田。

目前,基地引进贵州2号、湖南2号、胖孩、平顶4号四个品种,租期为15年,预计产量达400余吨左右,按当前市场行情,收入可达120余万元。

乐莹 赵立智 摄影报道

秋日雨后初晴的下午,阳光温和地洒在田垄间湿润的土地上。腾冲市西源街道云山社区董官村村民董宝垒正在自家的百合种植基地里采挖百合,随着他用力把专用锄具一插一撬间,一个个又白又大的百合带着泥土的清香被挖出来,整齐地堆放在旁边的篮子里。

“我是第一次试种,也没什么经验和技术,但今年百合的长势不错,我称过最大的一个差不多有1斤呢。”董宝垒脸上溢满丰收的喜悦。“通过试种百合,我觉得比种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好太多了!”董宝垒算了笔账,目前百合市场价每公斤30至40元,按批发价30元、每亩产1吨算,10亩收入至少近30万元。“收获后,大的卖钱,小的留作种球,还省了一笔种球成本。”董宝垒高兴地说。

张玉蓉 杨秦 摄影报道

在施甸县何元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碌采收的身影,当前正值辣椒收获的黄金时节,全乡1200余亩辣椒迎来丰收,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奏响农户增收“椒”响曲。

今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1200亩,预计总产量达480万斤,总产值570万元,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每年还能外销近万斤鲜辣椒至重庆、湖南等地,种植规模与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王会艳 摄影报道

龙陵县腊勐镇松山村通过推广种植技术、强化指导服务,持续扩大无筋豆种植规模。连片的豆田不仅是乡村里的亮丽风景线,更在悄然间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从种植、采摘到分拣,种植无筋豆为无法外出的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了顾家和挣钱两不误。

目前,全村共有300余户农户种植无筋豆,面积达2200亩,一年可种3季,实现年经济收入约680万元。

何冬美 摄影报道

一审:刘自明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 保山热点

“滇西小哥”传“真经” 参训学员得“干货”

保山市赴山东青州、河北石家庄看望慰问易地安置离休干部

哈工大实践团赴腾冲开展抗战遗址调查

红十字边境送爱心 共筑边境安全防线——保山市、县红十字会联合行动走进龙陵木城

枝头硕果缀秋色 多元作物绘丰景

“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保山”系列文化活动启动

保山市气象台9月23日11时00分发布雷电Ⅳ级预警

隆阳丰收图景:石榴红映笑脸,咖啡香漫潞江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