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宁县温泉镇200亩万寿菊迎来盛花期,连片绽放的金色花朵不仅绘就了乡村美景,更成为当地“招小商、促增收”行动结出的“增收果”。这片“金色花海”的背后,是温泉镇以“小商”为支点撬动富民产业、让群众钱包鼓起来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温泉镇将“盘活资源招小商、就近就业促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主动谋划、精准对接,扎实推进“招小商、促增收”专项行动。通过梳理闲置土地资源、对接本地及周边小型农业企业,成功招引昌宁禾丰公司落地,试点种植万寿菊200亩,覆盖5户农户,以“小投入”激活了“沉睡资源”。

为了让“小商”留得住、农户得实惠,温泉镇创新构建“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整合农户闲置土地,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推行“订单农业+保价收购”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或流转参与种植。这一模式既降低了农户“种什么、怎么卖”的市场风险,又保障了企业原料稳定供应,实现“小商”与农户的紧密绑定,为增收筑牢“双保险”。

据悉,万寿菊具有病虫害少、成活率高、花期长、管理简便等优势,可与烤烟轮作抢茬种植,让烟叶采收后的闲置土地“活”起来。按每亩产量2.5吨、保价收购计算,可为农户带来可观收入。同时,万寿菊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来年烤烟病虫害,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其富含的天然叶黄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市场需求稳定,经济价值突出。
“我家种了35亩万寿菊,技术简单、强度不大,公司还包回收,我们干得安心、赚得踏实。”正在采摘鲜花的徐紫春说,采花期她家每天用工6人以上,人均日薪超100元。规模化种植万寿菊,不仅盘活了土地,更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端起“就业碗”。
如今,温泉镇以万寿菊为切入点,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村集体主导、群众受益”的良性机制,让“招小商”成为促增收的“金钥匙”。展望未来,温泉镇将持续深化“招小商”策略,复制推广“小商+农户”合作模式,让更多“小项目”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色”动力。这片“金色花海”正见证着温泉镇以“小商”激活大产业、以产业带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温泉答卷”。
通讯员 徐晨祝 吴倩
一审:王晓艳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53120250003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