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龙陵县碧寨乡的千亩牛油果基地里,一片规模化农业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累累硕果压弯枝头,工人们在各片区井然有序地作业,一条从采摘、分拣到打包的流畅动线高效运转,勾勒出现代农业生产的蓬勃气象。
近年来,碧寨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公司+基地+土地流转+农户”模式为抓手,推动牛油果产业从“绿果果”蜕变为“金果果”,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面对牛油果种植前期投入大、技术门槛高的难题,碧寨乡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统筹协调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通过“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先后协调流转土地900余亩,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2019年,龙陵县桂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碧寨乡,首期种植260亩哈斯牛油果,次年扩种至640亩,形成碧寨村、滥坝寨村两大基地,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2年以来,碧寨乡投入690万元用于基地道路建设和新建水池、管道,为牛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生产动能。
碧寨乡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积极与广东恒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哈斯牛油果晚熟品种,学习对方的先进种植技术,通过“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气候条件,培育出果实圆润饱满、口感细腻、香气浓郁的优质产品。“我们的牛油果比主产区晚熟1到2个月,正好填补市场空档期。”基地负责人黄桂权介绍,今年,基地投产240亩,预计产果250吨,产值可达450万元。基地采用智能滴灌、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确保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功打入广州、上海等高端市场。
产业发展的同时,碧寨乡构建起多元增收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自主管理等方式,带动120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时基地常年吸纳固定员工32人,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采果期临时用工12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36万元。此外,通过让农户自主管理一定规模的牛油果获得酬金,共8户农户参与自主管理,每年除可获得6.2万元的管理费用外,每公斤牛油果还可获得0.6元的提成,带动户均增收8万余元。
短短数年间,碧寨乡的牛油果产业从260亩试种破土而出,已舒展成900余亩的规模化基地,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的实践之路。如今,乡里正以“绿色发展”为笔,“共同富裕”为墨,将这产业长卷绘入乡村振兴的宏图之中。
通讯员 黄云艳
一审:刘自明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53120250003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