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保山市与缅甸地缘相近、山水相依,更因千年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形成了“民心相通”的深厚根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成为跨越国界的沟通桥梁。例如,腾冲皮影戏与缅甸木偶戏同属光影叙事艺术,缅甸刺绣与永昌墩绣皆重一针一线的匠心,泼水节亦是中国与缅甸多民族共享的节庆。
为加强中缅文化交流互动,特组织开展“AI绘非遗・共话胞波情”中缅非遗海报设计征集活动,让古老技艺在数字画笔中焕发光彩。
一、活动主题
“AI绘非遗・共话胞波情”中缅非遗海报设计征集活动
二、活动时间
1.征集阶段:2025年10月31日至2025年11月28日;
2.评选阶段:2025年11月底或12月初;
3.展示阶段:2025年12月。
三、制作说明
1.设计主题须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报中至少融入一个保山市或缅甸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或同时呈现保山与缅甸非遗代表性项目,形成非遗对话。
设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保山永子围棋、腾冲皮影戏、保山甲马、昌宁苗族服饰、腾冲玉雕、腾冲纸伞、隆阳剪纸、永昌墩绣、施甸糖画、龙陵纸伞制作技艺、金鸡口袋豆腐、昌宁红茶、永昌料丝灯、保山小粒咖啡制作技艺;缅甸木偶戏、宝石画、漆器、泼水节、刺绣、木雕、弯琴、竹排琴等。
2.创作过程中鼓励运用AI工具,也可以结合传统手绘、设计软件进行辅助创作。
3.海报设计完成后,简要介绍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涵、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或自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
四、作品提交要求
1.投稿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若使用AI技术辅助设计和创作,应标注使用的AI软件名称。版面上应有阐述作品的文字说明,中文、缅语、英语均可。
2.同一作品需同时提交横版、竖版海报各一幅。横版图片像素为(3400×2400),竖版图片像素为(2400×3400)。文件格式应为JPG/JPEG/PNG。文件大小需介于3M至50M之间。
3.投稿作品可用个人或集体名义报名。作品需标明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
4.投稿作品需贴合活动主题、具有原创性。设计师需自行承担作品涉及的著作权专利权等法律问题,并保证参展作品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凡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的将被取消参赛资格,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由参加者本人负完全责任,活动主办方及合作方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法律责任。
5.投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参加者应认真了解并接受活动规则,主办方对活动规则具有最终解释权。
五、征集对象
面向中国、缅甸社会各界,如华文学校、高校学生(留学生)、文化创意公司、文化机构等。
六、奖项设置
征集结束后,将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机构负责人、高校专家、媒体代表等,从文化准确性、技术合规性、艺术表现力、传播有效性等方面,对非遗海报进行专业评选。
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并为作者颁发奖状及奖金:
一等奖:3000元/人。
二等奖:1000元/人。
三等奖:500元/人。
获奖作品将制作成实体海报,在中国以及缅甸进行线上线下展示。
七、报名方式
1.报名表(下载方式见海报)及作品统一发送至邮箱:chinanewsyn@163.com,邮件主题需注明作品名+作者。
2.本次活动报名免费,作品报送数量不限。
八、版权归属
1.参加者有义务保证对其向主办方提供的投稿作品享有完全的、排他的著作权。
2.参加者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作品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3.作品一经提交成功,活动主办方及合作媒体有对征集创意及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网站展示及宣传品制作等用途的使用权利(宣传展示时将标注作者姓名),而不需另行告知参展选手。
4.投稿作品在提交后不作退还,参加者应自行提前备份。
5.凡报名参加即视同承认活动的各项规定,活动组委会对本活动所有文件资讯保留最终解释权,任何与本活动有关的未尽事项,活动组委会保留随时修正的权利。
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2025年10月31日
一审:杨冬燕
二审:杨冬燕 杨娜
三审:王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53120250003
滇ICP备 11003008 号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主管 保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保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